做回自己 我是谢宇恒!

做回自己 我是谢宇恒!

17 June 2017

郁達夫<沉淪>

郁達夫<沉淪>

      郁達夫的<沉淪>發表於1921年。<沉淪>,可以說是郁達夫的代表之作,小說主要以淒婉的筆觸,揭露了病創的靈魂,訴盡了時代青年的人生苦悶及青春悲哀,引起了許多年輕讀者的共鳴。五四時代是「人的意識」覺醒的時代。民初以來的反日及國恥情緒日漸加深,郁達夫作為「五四」時期小說探索的先鋒,勇於打破了「文以載道」的傳統形式,以突破傳統的筆法作了這篇小說。

      郁達夫的這篇<沉淪>主要敘寫了一個患有情緒病的青年在留學日本時的心理狀態:對於愛情的苦悶及對於祖國憂患的焦慮。小說中的主人公因為整天封閉自己,胡思亂想,造成了情緒上的憂鬱、苦悶及孤獨。情感上得不到正常的抒發,於是唯有靠著犯罪—「自慰」來發洩情緒。每每「犯罪」後,他都覺得懊悔不已,他越想壓抑,越壓抑不住。於是愛情的苦悶、祖國憂患的悲憤,總會在他犯罪時,暫時被遺忘。犯罪完後,又重新陷入苦悶當中,無限循環。

     <沉淪>巧妙的將性苦悶與民族主義相結合,形成了特殊的內涵語碼。所謂的「性苦悶」其實又與主人公自卑心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這時候的中國在戰敗積弱的歷史脈絡下,中國人竟然變成了「支那人」。所謂的「支那人」是當時日本在侵略中國時,對於中國人帶有污衊性的稱呼。「他們都是日本人,他們對你當然是沒有同情的,因為你想得他們的同情…」「她們已經知道了,已經知道我是支那人了…」從這兩句話中清楚的理解到為何作者會「性苦悶」,那是因為他自卑,他認為日本人是打從心底的看不起他們中國人,不願意與中國人做朋友。但其實事實未必是如此,小說中主人公因為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,也許那樣,他的日本同學才會認為他是喜歡一個人獨處,所以不去打擾他。

     因此,並非全是主人公所設想的那樣:因為同學是日本人而看不起他。且撇開日本人不說,主人公與自己的同胞甚至是自己的親哥哥都鬧不和、斷絕來往。從而能推斷出並非全然是日本人看輕中國人,更多的原因是主人公的自卑心理。旁人的一個眼神、一個舉動都能令他坐立不安、面紅耳赤,那是因為他自卑,也許那也是因為中國當時戰敗積弱的歷史脈絡影響了他很深。「中國呀中國,你怎麼不強大起來!」從這段話之中可深刻體會到主人公對於祖國淪落的悲憤。從這段話中也能強烈的感受到主人公對於祖國淪落的失望之情,他覺得是因為祖國衰落,所以在異國留學的他才會遭受到日本人的輕視。

      <沉淪>這部小說除了著重於留學青年心理的探討,裡頭也帶著現代人的苦悶及對於「性」的需求與肉的要求。<沉淪>這部小說打破了當時中國的傳統精神,是當時中國社會的話題小說,有人批評,有人稱讚,然而無可否認的是<沉淪>的藝術風格極為獨特,小說中濃烈的民族主義與當時的中國社會有著密不可分之聯繫。


郁達夫白話小說《沉淪》封面




參考資料
1. http://www.rocidea.com/roc-12810.aspx
2. http://blog.udn.com/ccpou/5720574